东隅丽春日,南陌采桑时。
楼中结梳罢,提筐候早期。
风轻莺韵缓,露重落花迟。
五马光长陌,千骑络青丝。
使君徒遣信,贱妾畏蚕饥。

诗句解析

1. 东隅丽春日,南陌采桑时。

  • 东隅: 东方的边缘,此处指方位;
  • 丽春日:美好的春天;
  • 南陌:南方的小路;
  • 采桑时:古代女子采桑养蚕,此为农忙时节。

2. 楼中结梳罢,提筐候早期。

  • 楼中:在楼上整理发饰(梳妆);
  • 结梳罢:梳妆结束后;
  • 提筐:携带工具或食物的篮子;
  • 候早期:等待早晨的到来。

3. 风轻莺韵缓,露重落花迟。

  • 风轻:微风拂过;
  • 莺韵缓:黄莺鸣叫声悠扬;
  • 露重:露水重;
  • 落花迟:花瓣飘落缓慢。

4. 五马光长陌,千骑络青丝。

  • 五马:五匹马并排行驶;
  • 光长陌:马儿奔驰于宽阔的道路上;
  • 千骑络:成千上万的人跟随其后,络绎不绝;
  • 青丝:形容马的鬃毛颜色,通常黑色。

5. 使君徒遣信,贱妾畏蚕饥。

  • 使君:指地方长官;
  • 徒遣信:徒劳地寄送书信;
  • 贱妾:地位低微的妻子;
  • 畏蚕饥:担心因为养蚕导致家中缺乏食物,即蚕食不足可能导致饥饿。

译文与注释

罗敷行

东隅沐浴着春天的暖阳,南陌上是繁忙的采桑时节。
楼上的女子梳理完毕,提着竹篮在早晨迎接早出的鸟儿。
微风轻拂,黄莺啼声悠扬;露水沾湿了花瓣,落下的速度变慢了。
道路上有五匹马并排疾驰,后面跟着一队队骑兵络绎不绝。
官署里的先生白白地送出信件,我作为卑微的妻子害怕养蚕时粮食不够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古代春日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动作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主人公在春日的南陌上忙碌着,从梳妆打扮到准备早出,体现了古代妇女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对比官署中的书信往来与自己家庭的困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差异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叙述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