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松叶少,白水黍苗多。
浸淫下客泪,哀怨动民歌。
春溪度短葛,秋浦没长莎。
麋鹿自腾倚,车骑绝经过。
萧条四野望,惆怅将如何。
诗句释义及赏析:
- 丹阳松叶少,白水黍苗多。
- 丹阳:古代地名,今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附近。
- 松叶少:形容秋天的景色萧瑟,因为松树通常在冬天落叶,故称“秋”。
- 白水:指清澈的河水或湖泊。
- 黍苗多:指春天时,黍(一种谷物)的幼芽繁多。
- 浸淫下客泪,哀怨动民歌。
- 下客:这里可能指的是被贬谪的官员或是其他地位较低的宾客。
- 哀怨:表达了深深的忧愁和不满。
- 民歌:指民间流传的歌曲,可能包含了对政治变迁或社会不公的反映。
- 春溪度短葛,秋浦没长莎。
- 春溪度短葛:描述了春天时,溪水中漂浮着短小的芦苇。
- 长莎:指秋季时,水面上覆盖着长长的莎草。
- 麋鹿自腾倚,车骑绝经过。
- 麋鹿:指麋鹿等野生动物。
- 腾倚:形容这些动物在溪边自由自在地行走。
- 车骑:指古代的战车和马匹,用于形容繁忙的交通或军队行进的场景。
- 萧条四野望,惆怅将如何。
- 萧条:形容景物荒凉,没有生气。
- 惆怅:内心感到失落或不快。
- 四野:四周的田野。
- 将如何:表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
译文:
丹阳(现江苏南京附近)的松树叶已经凋零,而白水的稻苗却郁郁葱葱。
流离失所的客人(可能是被贬官的人)不禁落泪,而那些因不满而悲愤的人群也唱起了民谣。
春天时溪中只有短短的芦苇,到了秋天,水面上长满了莎草。
麋鹿们在溪边自在地跳跃,而过去的车马行人却已不再经过此地。
放眼望去,四周都是荒凉的景象,心中不禁感到惆怅,未来又将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人物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通过对比秋冬季节的不同景象,诗人巧妙地映射出社会的变化和政治的动荡。同时,诗中的“下客”一词,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评。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