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
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
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
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注释】
- 出塞二首·和杨素:这是一首边塞诗,作者杨素。
- 高秋白露团:秋天的清晨,露水结成了霜,像团团的白露一样。
- 上将出长安:指唐朝将领出征到边关。
- 尘沙塞下暗:塞外的尘土飞扬,显得昏暗无光。
- 风月陇头寒:月光下的风吹着陇头,感觉寒冷。
- 凝云迷代郡:云雾凝结在代郡上空,让人看不清楚。
- 流水冻桑干:河水冻结在桑干河上,看起来就像一条条冰凌。
- 烽微桔槔远:烽火台发出的烟雾被远处的桔槔挡住了。
- 桥峻辘轳难:桥很高峻,辘轳也难以到达。
- 从军多恶少:当兵的人很多,但优秀的人很少。
- 伏堤时卧鼓:士兵们有时趴在堤上休息,同时敲着鼓。
- 疑兵乍解鞍:突然解除了疑惑(疑兵),士兵们便下了马。
- 柳城擒冒顿:在柳城捉住了冒顿单于。
- 长坂纳呼韩:在长坂打败了呼韩邪单于的军队。
- 受降今更筑:现在的受降城,是重新修筑的。
- 燕然已重刊:燕然山的石刻,又重新雕刻了。
- 还嗤傅介子:现在连傅介子这样辛苦刺杀楼兰王的事情都不屑一提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杨素的《出塞二首》,共两首。第一首描写边关的荒凉,第二首则描述将士们奋勇战斗的情景。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边疆士兵的敬意和对战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