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舍卫时。约敕瞿昙身。汝共摩诃萨。赍经教东秦。
历落神州界。迫至东海间。广宣至尊法。教授聋俗人。
与子威神法。化道满千年。年终时当还。慎莫恋中秦。
致令天气怒。太上踏地瞋。寺庙崩倒澌。龙王舐经文。
八万四千弟子。一时受大缘。轮转五道头。万元一升仙。
吾子三天上。悯子泪流连。念子出行道。不能却死缘。
不能陵虚空。束身入黄泉。天门地户塞。一去不能还。
虽得存禋嗣。使子常塞心。逆天违地理。灾考加子身。
神能易生死。由子行不真。三十六天道。终卒归无形。
我身西化时。登上华狱山。举目看昆仑。须弥了了悬。
矫翼履清虚。倏忽到西天。但见西王母。严驾欲东旋。
玉女数万千。姿容甚丽妍。天姿绝端严。齐执皇灵书。
诵读仙圣经。养我同时姝。将我入天庭。皇老东向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化胡歌七首》之一。全诗共七章,每章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百八十四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首:我在舍卫时。约敕瞿昙身。汝共摩诃萨。赍经教东秦。
释义:我在舍卫国的时候,你们要和我一起学习摩诃萨经。
赏析:《化胡歌》是一首佛教经典中的唱诵歌曲,它通过唱诵的形式来传达佛法,教导众生皈依佛法、出离苦海。这七首诗就是根据佛教经典中的内容创作的,每一首都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
第二首:历落神州界。迫至东海间。广宣至尊法。教授聋俗人。
释义:我遍游神州大地,来到东海之滨,传播至尊之法,教导那些聋哑的人。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作者的行踪和目的。作者在舍卫国学习了摩诃萨经后,决定将佛法传播到神州大地,特别是东海之滨,那里有很多人因为耳聋而无法听闻佛法,所以作者特地来到这里教授他们。
第三首:与子威神法。化道满千年。年终时当还。慎莫恋中秦。
释义:我与你一起弘扬佛法,教化之道已经延续了千年。但到了年底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到中土去。请不要留恋中土。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传承的重视。作者认为佛法的传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和发扬。而在年底的时候,大家都应该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学习和实践佛法,为未来的佛法传承做好准备。同时,作者也提醒人们不要留恋中土,要时刻保持对佛法的追求和执着。
第四首:致令天气怒。太上踏地瞋。寺庙崩倒澌。龙王舐经文。
释义:导致天空愤怒,太上天帝踏下云端发怒。寺庙倒塌,龙王舔食经文上的污垢。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因佛法而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和反应。由于佛法的力量,天空变得愤怒,太上天帝也受到了影响。而寺庙则因为佛法的影响而倒塌,连龙王都舔食经文上的污垢,以示对佛法的敬仰。这些现象都体现了佛法的强大威力和深远影响。
第五首:八万四千弟子。一时受大缘。轮转五道头。万元一升仙。
释义:有八万四千个弟子,同时接受佛祖的教诲。佛祖在轮回中不断地转动着身体。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神仙。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佛法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佛法不仅能够教导弟子们认识世界和人生,还能够引导他们走向解脱之路。佛祖在轮回中不断转动身体,象征着佛法的无尽智慧和慈悲力量。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神仙,这是佛法给予人们的希望和期待。
第六首:吾子三天上。悯子泪流连。念子出行道。不能却死缘。
释义:我的儿子已经飞升到了三天之上,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不禁泪水涟涟。儿子在修行的道路上,无法摆脱生死的束缚。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儿子离开的不舍和无奈。虽然儿子已经飞升至三天之上,但他仍然无法摆脱生死的束缚,这使作者感到十分难过和担忧。
第七首:不能陵虚空。束身入黄泉。天门地户塞。一去不能还。
释义:不能超越虚空,只好束身进入黄泉。天门和地户被关闭,一去不复返。
赏析: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于儿子离开的悲痛和无奈。儿子为了修行,不得不进入黄泉之中,这使作者感到十分悲伤和无助。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于生死循环的深刻理解,认为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