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化胡时,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四向集诸仙。
玉女檐浆酪,仙人歌玉文。
天龙翼从后,白虎口驰刚。
玄武负钟鼓,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丈六金刚身。
时与决口教,后当存经文。
吾升九天后,克木作吾身。
【注释】
化胡:指汉化少数民族,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原地区流行道教,称为“汉化”。后来,佛教传入中国,汉族人开始信奉佛教。此诗为颂扬佛教而作。
太白山:在今陕西眉县东。
修:修炼。
岩:岩石。
集:聚集。
玉女:仙女。
檐浆酪:以仙酿为浆的饮料。酪,肉干。
仙人歌玉文:仙人唱诵经文。玉文,即经文。
翼从后:天龙(佛经中称龙王)跟在后面。翼,翅膀。
口驰刚:白虎(佛教中的北方神)奔驰着,气势很盛。
负:背着。钟、鼓:古代乐器,用金属铸成。
幢幡:旗幡,一种仪仗。
丈六:形容金刚之高大。
决:断。
克木:砍伐树木,喻指修行。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一位高僧西天取经,归国后弘扬佛法的故事。首联写僧人西行取经,登上太白山,修身炼性;颔联写他与诸仙结缘,得到他们的指点和帮助;颈联写僧人在修行过程中,得到了玉女的指导,学会了吟咏佛经,以及仙人为他唱歌;尾联写僧人修成正果,成为佛门弟子,最后还俗传教,继续传播佛法。全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了僧人取经求法的过程,也反映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