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无向辽东浪死歌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场景的诗,表达了战士们不畏艰险、勇敢战斗的精神。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战斗场面和战士的勇气。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无向辽东浪死歌 - 这是整首诗的主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无向辽东浪死”的意思是说,即使面对敌人的攻击,也要勇敢的战斗,不向敌人屈服,不向困难低头。”浪”字在这里表示敌人强大,无法战胜;”死”字则表示要坚定信念,不怕牺牲。

  2.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战士们在长白山前英勇无畏的情景。这里的”知世郎”指的是英勇无畏的战士,”纯着红罗绵背裆”则描绘了战士们穿着红色战袍,背对着阳光的样子,显得英勇而神秘。

  3.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这两句描述了战士们使用长矛和大刀战斗的场景。”长槊”是指长矛,是一种远程武器;”轮刀”则是指大刀,是一种近战武器。”侵天半”形容长矛的射程很远,能威胁到天空中的敌兵;”耀日光”则形容大刀的光芒照亮了大地。

  4.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这两句描述了战士们的生活状态。”上山吃獐鹿”是指战士们在山上狩猎,寻找食物;”下山吃牛羊”则是指战士们在山下生活,享受丰收的喜悦。这两句反映了战士们在战争中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同时也展示了他们丰富的生活。

  5.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这两句描述了突然听到官军到来的消息后,士兵们立刻拿起武器准备战斗的场景。”提刀向前荡”则是指战士们提起大刀,准备冲锋陷阵。

  6.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这两句是全诗的结尾,也是诗人的总结。诗人通过对比辽东战士的壮烈牺牲和自己的生死选择,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念。”譬如辽东死”指的是战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斩头何所伤”则是指即便失去了生命,也无所谓,因为这是值得的。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斗争的场景,表达了他们不畏艰险、勇敢战斗的精神。通过对比辽东战士的壮烈牺牲和自己的生死选择,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念,展现了一种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战士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在战争中与大自然相互影响的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