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九流百氏,为说不同。延阁石渠,架藏繁积,周流极源,颇难寻究。披条索贯,日用宏多,卒欲摘其菁华,采其旨要,事同游海,义等观天。皇帝命代膺期,抚兹宝运,移浇风于季俗,反淳化于区中。戡乱靖人,无思不服,偃武修文,兴开庠序,欲使家富隋珠,大怀荆玉。以为前辈缀集,各抒其意,流别文选,专取其文,皇览遍略,直书其事,文义既殊,寻检难一。爰诏撰其事,且文弃其浮杂,删其冗长,金箱玉印,比类相从,号曰《艺文类聚》,凡一百卷。其有事出于文者,便不破之为事,故事居其前,文列于后,俾夫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可以折衷今古,宪章坟典云尔。太子率更令宏文馆学士渤海男欧阳询序。
以下是对《艺文类聚》序的逐句释义,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赏析:
- 为说不同:表达九流百家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着各自的特色和见解。
- 延阁石渠:指的是皇宫中的藏书阁和石渠阁,象征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知识宝库。
- 架藏繁积:形容书籍之多,如同堆积如山,难以一一寻览。
- 周流极源:意为广泛地探寻文化的源头和根源,体现了探索精神。
- 披条索贯:指梳理、分析文献资料,使之条理清晰。
- 日用宏多:指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各类文献数量极为庞大。
- 摘其菁华:选择文献中的核心内容,舍弃多余的部分。
- 采其旨要:提取文献的主要思想和精髓。
- 事同游海,义等观天:比喻处理文献时,如同遨游大海,观察天空一样宽广无垠。
- 皇帝命代膺期:指皇帝委托某人担任重任,意味着有崇高的地位和使命。
- 抚兹宝运:指掌管并珍惜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移浇风于季俗,反淳化于区中:指通过文学教化改变社会风气,回归到传统文化的纯正状态。
- 戡乱靖人:平定战乱,安抚人民,体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决心。
- 偃武修文:停止武力,提倡文化,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 兴开庠序:振兴学校,开设学堂,倡导教育的发展。
- 隋珠荆玉:比喻珍贵的人才或事物,这里指作者希望通过编纂《艺文类聚》来收集和展示这些宝贵资料。
- 文弃其浮杂:指在编纂过程中,剔除了那些杂乱无章的内容。
- 删其冗长:简化并精简了文章的长度,使其更加精炼。
- 金箱玉印:比喻作品珍贵,用金制的箱子装,玉制的印章盖,象征其价值和地位。
- 号曰《艺文类聚》:书名《艺文类聚》,反映了作品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 凡一百卷:全书共有一百卷,展现了庞大的规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有事出于文者便不破之为事:指出所有与文字相关的事务都不被打破,保留原文。
- 故事居其前,文列于后:将事务放在前面,文本放在后面,方便读者查阅。
- 俾夫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使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和学习,同时为作者提供实用的工具。
- 可以折衷今古,宪章坟典云尔:能够平衡古今,成为学习的典范。
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序》不仅阐述了编纂的目的和意义,还深入探讨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对于文化遗产的贡献。这篇序文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抱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