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至如天挺、功力,诚如大夫之说。用笔之趣,请闻其说。”大夫欣然而笑曰:“ 此难能也。子欲闻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长,凝情翰墨,每览异体奇迹,未尝不循环吟玩。抽其妙思,终日临仿,至于皓首而无退倦也。”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诗句

用笔论    
  • 注释: 关于用笔技巧的讨论。

译文

讨论用笔技巧的论文。

赏析

在古代书法艺术中,用笔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书法作品的风格和神韵。这首诗通过一个对话的形式,引出了关于“用笔”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首先,对话者提到了自书契以来,汉字的发展和各种书体的形成,强调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接着,他提到了右军王逸少(即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并指出在他之后的数百年间,无人能与之相匹敌。最后,对话者表达了自己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用笔技巧的追求。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士大夫之间关于书法的交流和讨论。通过对用笔技巧的深入探讨,反映了当时书法艺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