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梦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龄,具不满百。彭祖资以导养,樊重任性,裁过盈数,终归冥灭。无有得停住者。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归丘墓,神还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必不差二。
【注释】
- 仲尼:孔子。梦奠:梦见祭奠,这里指梦见祭祀天地鬼神。奠帖:祭神用的帛。周王:指周公旦,西周开国重臣,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九龄:年寿。七十有三岁(一说七十七岁),即周文王、周武王。具:全。彭祖:传说中的长寿者。姓钱名铿,封于彭城,故称彭祖。导养:养生之道。樊君:樊哙,汉初人,刘邦的部将,封舞阳侯。性:本性,天性。裁:节制、控制。无有得停住:没有能够停息或停留的。
- 生而不老:活着的时候不会衰老。老而不死:死了之后还会复活。形归丘墓:尸体归于坟墓。形:身体。所受:指死后的魂灵。
- 痛毒辛酸:指死亡时的痛苦与悲伤。熟念:详细思考、回忆。
- 善恶报应:善行和恶行都有一定的回报和惩罚。如影随形:形容事物之间的关联紧密,无法摆脱。必不差二:一定不会相差两个层次。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人生苦短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周公、彭祖等先圣先贤的事迹,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深刻认识。诗人感叹生死无常,提醒世人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看法,认为善恶有报,报应不爽。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