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 :“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宁知泰山之峻。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中心藏之,盖棺乃止。”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用笔论

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宁知泰山之峻。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中心藏之,盖棺乃止。”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注释:

用笔论:以笔为工具,谈论学问。

大夫:指孔子。因孔子曾担任过大夫的官职,故称。

应声而起:立刻回应。

行吟而叹曰:一边走一边吟诗感叹。

游畎浍者:在田间小道上游走的人,这里比喻学者或读书人。

讵(jù):岂。测:测量、探求。

溟海:大海。

升培塿者:攀登山丘的人。

宁知:难道知道。

泰山:五岳之首,即东岳泰山。

属(zhǔ):交给。

公子:指孔子的学生颜回。

吐论:发表议论。

通幽洞微:深入地探讨事物的奥秘。

钟、张:指春秋时期的两位大音乐家钟期和乐官单襄公。他们善于发现人才,所以被后人誉为“钟、张”。

羲、献:指东汉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擅长书法,被后人誉为“羲、献”。

重光前哲:重新发扬古代圣人的智慧。

垂裕后昆:给后代留下财富。

中心藏之:心中珍藏着。

盖棺:指人的死亡。棺,装尸体的木匣子。

译文:

孔子应声而起,一边走一边吟诗感叹地说:“那些在田间小道上游走的人,怎么能够测量出大海的深度呢?而那些攀登山丘的人,又怎么可能知道泰山的壮丽呢!如今有先生您的高超见解和深刻议论,您超过了钟期的见识和音乐才能,进入了王献之的书画境界,重焕了前代圣贤的光辉,对子孙后代都有好处。我把这些道理铭记心中,到死方休。”孔子感谢说:“我的浅陋之见,不值得您珍视,承蒙您的夸奖,我感到十分惭愧和害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