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陂垂肩井。

【注释】

皂陂:地名,在今江苏扬州。

垂肩井:指井水深而清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扬州时写的。“皂陂”为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据《太平寰宇记》卷一八二载:“皂陂一名东塘,唐天宝元年改曰皂陂。”《太平寰宇记》还记载说“皂陂在江都县西南一十五里”。从诗题看,此诗当是诗人在皂陂附近看到清泉时有感而作。

首句“皂陂垂”三字,以简洁的词语描绘了皂陂附近的景色,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垂”字则暗示着这口井的水十分清澈。第二句“垂肩井”,则进一步强调了井水的清澈。这里的“垂肩”形容井水之深,如同人的肩膀一般;而“井”字则是点出主题,即诗人所见之景。整句诗通过“垂肩井”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口井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白鸟悠悠来”,则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景象。白鸟在水中自由地翱翔,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第四句“绿柳依依去”,则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另一幅画面。绿柳依依,仿佛与白鸟相伴而行,给人一种宁静、和谐之感。

尾联“何须问津者?已入桃源路”,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何须问津者”指的是那些不善于欣赏美景的人,他们总是忙于追求名利,却忽视了生活中的美好。而“已入桃源路”则暗示着诗人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