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犬离主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其二:笔离手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其三:马离厩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

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其四:鹦鹉离笼

陇西独处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裀。

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更换人。

其五:燕离巢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

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其六: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其七:鱼离池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其八:鹰离鞲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十离诗

其一:犬离主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 注释: “驯扰”意为驯服,这里是形容犬对家的熟悉和依恋。“朱门”指华丽的大门,象征富贵之家。“毛香”指狗的毛发光滑发亮。“足净”意味着干净整洁。“亲情客”指的是外来的客人。“红丝毯上眠”意味着在柔软的红丝绸毯上休息。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忠诚的犬儿对家庭的深厚感情,以及它因无法陪伴家人而感到的悲伤和失落。

其二:笔离手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 注释: “宣毫”是指宣纸,常用来写字。“撒花琼”形容字写得美丽如花朵。“羲之”是古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简称。
  • 赏析: 此句表达了一种情感失落和无奈,因为笔已经用了很长时间,失去了锋利,不再能够写出漂亮的字来。

其三:马离厩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    
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 注释:“雪耳红毛”形容马的颜色和特征。“追风”意指马的速度很快。“玉貌郎君”指年轻英俊的马匹的主人。“华轩”指装饰华丽的车子。
  • 赏析: 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马的怀念之情,以及由于马的离去,主人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其四:鹦鹉离笼

陇西独处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裀。    
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更换人。    
  • 注释: “陇西”可能指的是地理位置或某个地名,但在这里没有具体含义。“锦裀”指的是绣有花纹的地毯。“出语无方便”可能是指说话时缺乏技巧或不擅长表达。
  • 赏析: 诗中通过比喻表达了鹦鹉失去笼子后的自由飞翔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暗示了人类语言表达的限制。

其五:燕离巢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    
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 注释: “朱门”依然是富丽堂皇的家。“主人常爱语交交”可能是指燕子经常停留在主人身边,并发出鸣叫声。“衔泥”指燕子筑巢的行为。“梁间垒巢”意指燕子选择在屋梁之间筑巢。
  •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燕子对家园的眷恋和对自由飞翔的渴望,以及它们因不能回到原来的巢穴而引发的失落感。

其六: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 注释: “皎洁圆明”形容珍珠的完美无瑕。“水晶宫”通常用来比喻纯净的地方或事物。“玷相秽”意味着有了瑕疵变得不完美。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珍珠的纯洁无瑕和受到污染后的遗憾,传达了一种对完美和完整状态的追求以及因缺陷而产生的失落感。

其七:鱼离池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 注释: “深池”指的是一个深水池塘。“常摇朱尾”描述鱼儿频繁摆动尾巴的动作。“芙蓉朵”可能是荷花的别称,这里用来比喻荷叶或其他植物。“清波”即清澈的水波。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鱼儿对池塘生活的热爱和留恋,以及由于无法适应新环境而遭受的痛苦。

其八:鹰离鞲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    
  • 注释: “戈利如锋”意指鹰的爪子锋利。“眼似铃”可能是指鹰的眼睛明亮锐利。“平原捉兔”意指捕捉兔子的本领很高强。
  •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鹰的捕猎技能和生存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失去这种能力的哀伤和不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