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句释义及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解释: “凤凰台”指的是一个高耸的建筑或者地标,而”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和吉祥。凤凰台上的凤凰象征着繁荣与美好,然而当这凤凰飞走(比喻离开或消逝)后,只剩下空旷的平台和流水(象征自然流逝的时间和空间),表达了一种繁华落尽后的凄凉与哀愁。
  • 译文: 登上金陵的凤凰台上,只见曾经热闹非凡的景象已成过去,只剩下空无一人的高楼和静静流淌的江水。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解释: “吴宫”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最后的都城建业(今南京)。花草埋没在幽深的小径之中,暗示着往日的繁华不再,只有自然生长的草木覆盖了小径。”晋代衣冠”指晋朝时期的士大夫阶层,他们身着华丽的服装,但最终这些衣冠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抔黄土,成为古丘的一部分。
  • 译文: 昔日繁华的吴宫如今只留下被野草覆盖的小径,昔日的晋代士人留下的华丽衣冠已化作尘土,成为历史的见证。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解释: 这里的“三山”可能指的是长江中下游的三座山峰,也称作三峰山,它们原本屹立在江边,而现在它们的一半已经隐没在青翠的山色之中,仿佛只留下了半边。“二水”特指长江的两条支流,“白鹭洲”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这里用“分”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江水流动时分割两岸的景致,增添了一种动态美。
  • 译文: 长江中的三座山峰,其中的一半隐现在青翠的山色之外,而两条支流在江心交汇的地方形成了白鹭栖息的小岛。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解释: “浮云”在这里比喻虚幻、飘忽不定的事物,如同天上的浮云。“长安”是中国古都名,代表古代的首都和政治中心。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认为那些虚幻、飘忽不定的事物遮蔽了真实的天空,使得真正的目标——长安无法看到,从而引起深深的忧愁。
  • 译文: 总是有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遮住了真实的天空,使我无法看到心中的真正追求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凤凰台的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象的描述,以及对社会现象的隐喻,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和人事更迭的深刻感慨和思考。诗人以凤凰台为引,从历史变迁到自然景观,再到社会现实,层层深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物和形象化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又富含深刻的哲理内涵。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情感与时代的共鸣,让这首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