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

  • 《秋登兰山寄张五》:这是一首怀念旧友的诗歌,写在襄阳岘山对面的万山中登高望张五,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愁怅。诗中情景交融,景色优美,情感真挚,是孟诗代表作之一。
  • 北山:即位于襄阳城北的青山,为襄阳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白云里:形容山峰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
  • 隐者自怡悦:指隐居在山中的隐士感到心情愉悦。
  • 相望:此处指作者与张五虽身处不同地方但心意相通,相互思念。
  • 心随雁飞灭:形容作者的心情随着飞翔的大雁而消散,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由于傍晚时分的到来,作者感到忧愁;而秋天的到来又激发了他的兴趣。
  •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时常可以看到回家的村民经过,他们在路上行走,休息于渡口。
  •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描绘了天边的树木犹如地上的荠菜一般密集,江边的沙滩上的小洲如同天上的明月般美丽。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何时能够带着美酒一起来,一同享受重阳节的快乐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以及登高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使人感受到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愉悦。颔联“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则转折到诗人与友人虽然相隔遥远却心灵相通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越空间的深情厚谊。颈联“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因为日落而产生愁绪,另一方面又因秋天的到来而生出了新的兴致。尾联“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则通过描写归村人的活动以及他们在渡口休息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生活的烟火气,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立体。最后一句“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更是将这份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相聚畅饮,共同享受重阳佳节的美好时光。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巧妙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人际关系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