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作品,题目为《晚晴》。下面是诗句及译文、关键词注释:

  • 诗句:
  1. 深居俯夹城,
  2. 春去夏犹清。
  3. 天意怜幽草,
  4. 人间重晚晴。
  5. 并添高阁迥,
  6. 微注小窗明。
  7. 越鸟巢干后,
  8. 归飞体更轻。

译文:

  1. 深深隐居在城边低矮的城墙之下,春天过去夏天依然清澈。
  2. 上天似乎特别怜爱那些生长在阴暗处的野草,人世之中又是多么珍惜这个美好的傍晚时光。
  3. 同时添加了高高的楼阁显得更加高远,微微照亮了小窗户显得更加明亮。
  4. 远处的鸟儿筑巢在干燥的树枝上,归来的鸟儿身体更加轻盈。

关键词注释:

  • 深居: 深深地居住,形容诗人隐逸的生活状态。
  • 俯夹城: 俯视夹在两座山之间的城市,形容诗人居住在高处,俯瞰城市的景色。
  • 春去夏犹清: 春天已经过去,但夏天依旧清澈,意味着无论时间如何流转,自然的美永远不会改变。
  • 天意怜幽草: 上天似乎特别偏爱那些生长在阴暗或隐秘处的植物。
  • 人间重晚晴: 人世间多么珍视这个美妙的傍晚时分。
  • 高阁迥: 高楼阁台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显得格外突出。
  • 微注小窗明: 细微的光线透过小窗户照射进来,使得室内更加明亮。
  • 越鸟巢干后: 越鸟(一种候鸟)在干燥的树枝上筑巢,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归飞体更轻: 归来的鸟儿身体更加轻盈,可能是因为它们在旅途中消耗的能量较少,或者因为找到了更好的栖息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晚晴时节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通过“天意怜幽草”这样的句子,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高阁、小窗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建筑美学的独到见解。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