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注释:

  1.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这句诗描绘了战争的景象,烽火在夜晚照亮了京城西面的天空,象征着战争的紧急和紧张。”心中自不平”表达了诗人因为战争而感到内心的不平静,或许是由于战争带来的恐惧、忧虑或是对局势的担忧。
  1.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 “牙璋”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玉制兵符,用于指挥军队;”凤阙”是指皇宫,这里用来形容皇宫或者皇帝。”牙璋辞凤阙”意味着军队离开皇宫,出征到远方。”铁骑绕龙城”则描绘了军队的雄壮和气势,”铁骑”指装备精良的骑兵,”龙城”可能是一个地名,暗示着军队所要征战的地方。
  1.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战场的氛围。”雪暗”表明天气阴沉,”凋旗画”可能是指战旗在风中摇曳或被风吹折。”风多杂鼓声”则是形容战场上风声和鼓声混杂,增添了战斗的气氛。
  1.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或决心。”宁为百夫长”意味着宁愿成为将军或士兵中的一员,不愿意做一个文弱书生。”胜作一书生”则表示如果能够为国家效力,即使只是做一名普通的书生也比做一个文弱书生要好。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英勇。诗人王昌龄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和个人的抱负。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