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
- 王濬楼船下益州:王濬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率领的楼船在益州(今四川一带)进行了一次军事行动。
- 金陵王气黯然收:金陵,即今天的南京,曾是六朝的都城,有着浓厚的帝王之气。王气,这里指的是一种象征帝王之气的气象或者迹象。
- 千寻铁锁沉江底:千寻,古代计量长度的一种方法,一寻约等于八尺,一千寻就是八万公里。这里的“千寻”指的是非常长的铁锁。铁锁,指用来封锁河流、湖泊等水域的金属制品。沉江底,意味着这铁锁被深深地埋藏到了江底。
- 一片降幡出石头:降幡,通常指投降后所持的旗帜,这里可能是指某种标志或者信号。石头,指的是位于今天江苏南京的石头城,历史上曾是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塞。
- 人世几回伤往事:人世,泛指人间世界或人类社会。伤往事,指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感到悲伤或惋惜。
- 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这里指的是山脉的形态或轮廓。依旧,表示保持原样不变。枕寒流,意味着山脉依然像枕头一样卧靠在寒冷的河流上。
- 今逢四海为家日:四海为家,意指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家园。
- 故垒萧萧芦荻秋:故垒,指的是过去的营垒或要塞。萧萧,形容风吹芦苇的声音。芦荻秋,意味着在秋天的时候,风吹过芦苇丛,发出萧瑟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王濬楼船下益州的壮丽场景,以及金陵王气黯然消失的悲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对铁锁沉江底和降幡出石头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沧桑。最后两句则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代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