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

此诗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李凭。全诗通过写琴声引起的种种幻觉和联想,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抒发了诗人在现实社会中的苦闷与不平,以及追求理想的坚定意志。

诗句解释:

  1. “吴丝蜀桐张高秋” - 描述了用来自吴国和蜀国的细丝制成的桐木制作乐器的场景,突出其质地优良。高秋指秋天,暗示音乐的高雅。
  2. “空山凝云颓不流” - 形容山中云雾缭绕,如同停滞不动一般,增添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3. “江娥啼竹素女愁” - 描述江边女子哭泣的情景,可能与某种悲伤或哀怨有关。
  4. “李凭中国弹箜篌” - 李凭是中国的一个知名音乐家,此处提到他弹奏箜篌,显示他的技艺非常高超。
  5. “昆山玉碎凤凰叫” - 以昆山的玉石碎裂和凤凰的叫声比喻美妙的音乐效果,表现出音乐的震撼力。
  6. “芙蓉泣露香兰笑” - 芙蓉和兰花在露水中低泣,仿佛在笑,描绘了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及自然界的和谐。
  7. “十二门前融冷光” - 形容月光如水般明亮,洒满整个庭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
  8. “二十三丝动紫皇” - 使用“紫皇”一词,通常指皇帝,这里可能是指宫廷中的某个高贵人物或神灵,表示音乐触动了他们的心弦。
  9. “女娲炼石补天处” - 提及女娲补天的故事,可能是为了强调音乐的力量之大,足以弥补宇宙间的缺陷。
  10. “石破天惊逗秋雨” - 形容音乐的力量大到足以使天地都为之震动,带来一场秋雨。
  11. “梦入神山教神妪” - 描述诗人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仙境,教导神仙们弹奏箜篌,表现了音乐与神仙世界的交流。
  12. “老鱼跳波瘦蛟舞” -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老鱼跳跃于波浪之上,瘦小的蛟在水底舞动。
  13. “吴质不眠倚桂树” - 描述了诗人因为思念远方的人而失眠,只能倚靠在桂花树下度过长夜。
  14. “露脚斜飞湿寒兔” - 描写了夜晚的景象,露水从高处滴落,湿润了寒冷的兔子。

译文:
吴地的丝弦,蜀地的桐木,演奏出高远清朗的秋天;
在空旷的山林中,凝聚的云雾缓缓流动,宛如未曾消散。
江边的女神啼哭,竹林里的仙女忧愁,
李凭这位中国的音乐大师,正弹奏着箜篌。
昆璶山的玉石破碎,凤凰发出凄厉的叫声,
芙蓉在露水中哭泣,香气四溢的兰花则开怀欢笑。
十二扇门前的月光溶溶,仿佛有紫色的光辉流淌,
二十三弦的箜篌响彻天空,惊动了紫微帝座。
女娲补天的地方,石破天开,引发了秋天的暴雨。
梦游到了神仙的洞府,教导那群神仙弹奏箜篌,
鱼儿跃起波涛之中,瘦弱的蛟龙在水中翻腾起舞。
吴国的木材不能让人入眠,倚靠着桂树沉思,
露珠从高处滑落,湿润了寒冷的小兔。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音乐之美及其对人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