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这首诗的作者似乎是一位对长安城头乌夜飞的景象有所感触的人。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诗的第一句“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描述了长安城头的乌鸦夜晚在延秋门上空飞翔。
- 关键词注释:长安、乌(乌鸦)、夜飞、延秋门。
- 第二句“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乌鸦在人们家中啄食大屋并让达官贵人躲避。
- 关键词注释:人家、啄食、大屋、达官、走避胡。
- 第三句“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描述的是达官贵人因为金鞭断裂而失去坐骑,无法一同出行。
- 关键词注释:金鞭、九马、断折、骨肉、驰驱。
- 第四句“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描绘了达官贵人腰间挂着的珍贵玉玦和珍贵的青珊瑚,以及他们在路边哭泣的情景。
- 关键词注释:宝玦、青珊瑚、王孙、泣路隅。
- 第五句“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达官贵人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自己处境困苦请求成为奴隶。
- 关键词注释:问之、不肯道姓名、困苦、乞为奴。
- 第六句“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描绘了达官贵人被贬谪后百日生活在荆棘之中的情况,形容他们全身没有完好的皮肤。
- 关键词注释:已久、百日、窜荆棘、无完肌肤。
- 第七句“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表明达官贵人是高祖皇帝的后代,与普通人不同。
- 关键词注释:高帝、子孙、隆准、非凡。
- 第八句“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用豺狼比喻达官贵人的处境,强调他们应当珍视自身安全。
- 关键词注释:豺狼、邑龙、保护、千金躯。
- 第九句“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达官贵人因畏惧不敢多说话,只是暂时为王孙提供帮助。
- 关键词注释:不敢长语、临交衢、王孙、立斯须。
- 第十句“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描绘了东风吹来的血腥味道,使得旧都充满了橐驼。
- 关键词注释:昨夜、东吹、血腥、东来、橐驼。
- 第十一句“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指出往日英勇的战士如今变得愚蠢,表达了世事变迁之感慨。
- 关键词注释:朔方、健儿、身手、昔日、今日。
- 第十二句“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听说皇帝已经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展现了皇帝的圣德。
- 关键词注释:窃闻、天子、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 第十三句“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表达了花门国的人们为了洗刷耻辱而采取的行为,提醒人们不要泄露秘密。
- 关键词注释:花门、剺面、请雪耻、出口、他人狙。
- 第十四句“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最后告诫王孙不要疏远朋友,五陵地区的美好气氛永远不会消失。
- 关键词注释: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
赏析:此诗通过对比达官贵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变迁,揭示了世事无常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那些不幸遭遇之人的同情和关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手法,使整首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