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其二】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

羌村三首

【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其二】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其一】
首两句写自己身处异乡,面对家乡的壮丽景色却无法欣赏。”峥嵘”形容山峰高耸,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险峻;”赤云”指的是红色的天空,暗示战争的紧张气氛。”日脚下平地”则反衬出自己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描述了家门口鸟儿的喧闹和远道归来的客人,表现了作者对家的思念及生活的艰辛。”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反映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然而,在动荡的时局中,这种平静的生活显得更加难得。最后两句”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表达了对乱世中生活艰难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奈接受。

【其二】
此诗反映了诗人晚年回到故乡的心情。”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透露出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孩子在身边却不能享受天伦之乐,只能让他们远离自己的生活,这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悲哀。”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与现在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反映了战争的持续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最后两句”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表达了自己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心系百姓的情怀。

【其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听到敲门声的情景。”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形象地描绘了乡村夜晚宁静而生动的场景。”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则是诗人听到敲门声后的反应,表现出他的警觉性和责任心。接下来的内容,反映了诗人与乡亲们的互动,他们互相询问、关心彼此的生活状况。”手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表达了乡亲们相互帮助、共度难关的情景。最后两句”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反映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人们的困苦生活。最后一句”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认识和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担忧,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