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翻译:
途中逢寒食,路上是暮春。
可怜在江浦望着远方,却不见洛桥上的人。
心中怀念着北方的君主,南方的我成为了被驱逐的臣子。
故乡的思念之地,柳条依旧绿油油,而我已日夜思乡断肠。
注释:
- “途中逢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日,通常用于纪念逝去的亲人,所以称为”途中逢寒食”。
- “属暮春”:表示正值春末时节。
-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江浦和洛桥都是地名,洛桥是洛阳的象征,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 “北极怀明主”:北极星是古代用来指代天极或北方向的星座,这里用来象征北方的君主。
- “南溟作逐臣”:南溟是南海的意思,逐臣是指被迫离乡的臣子,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故园是诗人心中的家乡,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日夜即每天每夜,柳条新则意味着柳树依旧繁茂,但诗人的心已因思乡而断续。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故乡和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马上逢寒食”,点明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寒食节这一特殊时刻;次句”途中属暮春”,则揭示了诗人身处春末的路途之中。这种时间上的错置,使得原本应是欢快的节日氛围,变成了一种沉重的思乡情绪。
接着的诗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诗人在江浦(今江苏镇江)遥望着远方的洛桥(洛阳),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无法团聚的遗憾。这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不仅仅是对亲情的渴望,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不舍。
最后两句”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诗人用天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境遇。”北极”代表北方的帝王,象征着理想中的君主,而”南溟”代表南方的自己,则是被贬谪的臣子。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也反映了其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一句”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以”肠断”二字结束全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和思念之情,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之深。而”日夜柳条新”则进一步强调了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那份思念之情都未曾改变,如同新长的柳条一样坚韧不拔。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