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诗句

  1. 「上国随缘住」:表明僧人在日本居住,是顺应缘分而来。
  2. 「来途若梦行」:比喻旅程如同梦中一般,暗示旅程的短暂与虚幻。
  3. 「浮天沧海远」:形容大海辽阔无际,如同漂浮在天空中一样遥远。
  4. 「去世法舟轻」:指通过佛法修行,心境变得轻盈如舟,超脱尘世。
  5. 「水月通禅寂」:用水月象征清静的禅意,表示内心的平静与空灵。
  6. 「鱼龙听梵声」:以鱼和龙作为听众,形容佛法的声音宏大而深远。
  7.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表达了对一盏佛灯的珍视,即使在远离家乡的情况下,这盏灯也能带给人光明和希望。

译文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注释

  • 上国随缘住:居住在中国,遵循着缘分的安排。
  • 来途若梦行:旅途就像一场梦幻般的旅行。
  • 浮天沧海远:天空无边无际地悬浮,海也是那样辽阔。
  • 去世法舟轻:通过修行佛法,心灵变得轻松自在。
  • 水月通禅寂:水面上的月亮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 鱼龙听梵声:以鱼和龙等动物为听众,表现出佛法的庄严与深远。
  •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尽管身处遥远的他乡,心中却因为那一盏灯光而感到温暖和明亮。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净化的画面。通过对比“上国”与“来途若梦”,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水月通禅寂”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澄澈。最后一句“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更是将个体的情感与广阔的世界连接起来,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局限,以佛法为指引的精神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作者对于修行、宁静以及心灵归宿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