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诗句释义
小至
- 天时人事日相催: 描述时间的流逝,如同自然规律和人生大事都在催促着变化。
- 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是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一天,而随着冬至的到来,新的春天也随之到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 刺绣五纹: 刺绣是一种精细的手工艺活动,五纹可能指刺绣的图案或纹理,这里可能指的是刺绣的细节或技巧。
- 添弱线: 在完成基础工作后,需要添加一些细小的线条,以增强作品的整体效果,这里可能是指增加细节。
吹葭六琯动浮灰
- 吹葭: 用芦苇吹响乐器,葭(一种植物)在这里可能被用作乐器的材料。
- 六琯: 古代的一种乐器,可能是用来演奏的音乐器具。
- 动浮灰: 风吹动乐器上的浮尘,使其产生声音,这是音乐演奏的一个环节。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 岸容: 岸边的景色,等待冬季结束,柳树开始舒展新芽。
- 冲寒欲放梅: 形容梅花在寒冷中绽放的景象,展现了坚韧和生命力。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云物: 天上的景物,如云和物事,与家乡的景物不同。
- 教儿且覆掌中杯: 这是教导孩子们如何欣赏和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就像捧着手中的杯子,感受它的温度和形状。
译文
时间不断前行,仿佛自然和人生的大事都在推动着变化。冬至来临,标志着冬日结束和春天的开始。在绣制时,要细致地添加那些细小的线条来提升整体效果,随后吹响苇草制成的乐器,让风带动浮尘发出悦耳的声音。岸边的景色期待着腊月的离去,柳树将在寒冬中伸展出新的嫩芽;山中的梅花也在寒风中开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尽管天空的云彩各异,但故乡的风景依旧,教导孩子欣赏这些美好的瞬间,就像用手捧住一杯温暖的茶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从冬至到春天的转变,再到柳枝、梅花等植物的生机勃发,诗人细腻地捕捉了大自然的细微之处,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诗中的“天时人事日相催”一句,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和自然的规律。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