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轰轰混混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紫气潜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战乱时期,洛阳城内外景象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注释:这首诗描述的是春天的洛阳,花如雪般美丽,但城市却因为战乱变得荒凉。一位如花的人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她独自坐在绿色的柳树下休息。这位女子的美貌吸引了诗人的目光,她的美丽让诗人不禁想要询问她来自何处。当诗人向她问话时,她含着泪水,声音哽咽。这位女子告诉诗人,她曾经被敌人俘获过三年,虽然在敌人的控制下,但她仍然记得家乡的事情。最后,诗人表示愿意帮助她回到故乡,而她也愿意停下来等待。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注释:这首是诗描述战乱之前的情景。一位女子正在照镜子化妆,突然外面传来了喧嚣的声音。她出去一看,发现外面的街道上已经开始打斗了。人们纷纷逃离家园,官员们也惊慌失措地回来。这时,西面的官军已经到达,准备向潼关发动攻击。大家都认为敌军一定会到来,但是直到主父带着军队冲进来,才知道一切都晚了。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轰轰混混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紫气潜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注释:这首诗描写的是战乱后的景象。百姓们四处逃窜,房屋、墙壁都成了他们逃生的工具。邻居们互相帮助,一起躲避危险。天空中的乌云仿佛有一个巨大的盖子笼罩着大地,使整个天地都显得昏暗。官员们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他们的出现预示着战争的结束。但是战争带来的是无尽的悲伤和痛苦。妇女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孩子们失去了父母,整个城市都被鲜血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