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其八】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其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其十】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关注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赏析】
第一句“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场景,白骨遍布旷野,幽魂在风中消散。这可能象征着战争、疾病或死亡带来的破坏和毁灭。第二句“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则表达了对时间的重视,强调要抓住时机,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然而,这种美好时光往往短暂如春花,易逝难留。第三句“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揭示了人生无常的哲理,人们无法像昆山玉那样永恒不变。最后一句“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反映了诗人对不朽的追求,即使在死后也能留下永恒的名声。
接下来分析第二首诗:
以下是对《拟古十二首》的逐句释义:

  1.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 意义: 描述了一个荒凉的野外景象,大量的白骨暴露在空气中,象征着死亡与哀伤。
  • 赏析: 此句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营造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1.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 意义: 提醒人们要及时把握机会,享受青春的美好。
  • 赏析: 此句鼓励人们在年轻的时候要抓住机遇,不要让青春白白流逝,表达了对青春的珍视和向往。
  1.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 意义: 指出人生如玉,不能永保其完美无瑕。
  • 赏析: 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珍贵的玉石,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不完善。
  1.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 意义: 即使生命结束也无法实现不朽,但荣誉和名声可以永存。
  • 赏析: 这个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认为即使生命终结,个人的荣耀和成就仍然具有持久的价值。
  1. 其八: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 意义: 描述了夜晚的景色及其带来的情感体验。
  • 赏析: 通过“不可扫”和“不可道”两个短语,传达了夜晚的寂静和深沉,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和忧愁。
  1.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 意义: 描述了秋天的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的生物活动。
  • 赏析: 这里的“玉露”、“秋衣”和“流萤”都带有浓厚的秋天气息,描绘出了一个清新而略带凉意的秋季画面。

李白通过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他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还展现了他独特的诗风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