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句释义:- 去春零落暮春时:去年春天结束时,我离开了。

  • 泪湿红笺怨别离:泪水湿润了红色的书信,表达离别的怨恨。
  • 常恐便同巫峡散:常常担心我们很快就像巫峡中的神女一样分散开来。
  • 因何重有武陵期:为什么还要有这样的重逢机会?
  • 传情每向馨香得:通过香气传达情感,得到了彼此的了解和感应。
  • 不语还应彼此知:即使不说话,也能通过彼此的行动和表情来理解对方。
  • 只欲栏边安枕席:只希望在栏杆旁安放枕头,以便夜间可以一起谈论相思之情。

译文
去年春天结束之际,我离开了你;
眼泪打湿了红色的信笺,表达了离别的悲伤;
我担心我们很快会像巫峡中神女的传说一样,各自散开;
我们为何还要有这样的重逢的机会?
通过香气传达情感,我们彼此都能理解和感受到;
我们不需要多言,通过行动和表情就能了解对方;
我只希望能在栏杆边安放枕头,以便在夜晚能与你一起谈论相思之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团聚的渴望。首句“去春零落暮春时”设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春季画面。接着,通过对“泪湿红笺怨别离”的描述,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红笺上的泪水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哀怨与不舍。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在后文展开了对未来重逢的憧憬。他担忧两人如同巫峡中的神女般离散,却又坚信他们之间仍有重逢的可能。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使得全诗充满了诗意和深意。

诗中的“传情每向馨香得”和“不语还应彼此知”两句,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它们不仅揭示了诗人通过香气和沉默来感知和传递爱意的能力,也表现了两人之间默契的心灵交流。这种无声的交流方式,无疑加深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只欲栏边安枕席”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顶点。他渴望在栏杆旁安放枕席,以便在夜晚能与心爱的人共度时光,分享彼此的相思之情。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更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向往。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相思之情。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迷茫和坚定,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爱情、人生和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