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离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张好好诗(并序)

杜牧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离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赏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张好好诗》并序,描述了张好好这位年仅十三岁就以善歌舞著称的歌妓与大和三年被故吏部沈传师提拔至乐籍中的情景,后因沈传师去世而流落市井的不幸身世。此诗开篇一节,正以浓笔重彩,追忆了张好好六年前初吐清韵、声震四座的美好一幕: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杜牧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张好好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她命运的同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追捧与无奈。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怀念。

从艺术角度看,杜牧的行书风格独特且流畅,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在书写过程中,他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如“翠茁凤生尾”形容张好好如同凤凰般美丽动人,而“丹脸莲含跗”则描绘了她的容颜如同盛开的莲花般清新自然。这些生动的形象使得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杜牧还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达情感,通过对张好好内心世界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内涵。例如,在描述张好好被提升至乐籍中的欣喜时刻时,诗人使用了“始以善歌舞来乐藉中”这样的表述,既表现了当时社会对文艺人才的重视,也反映了张好好内心的自豪与喜悦。

杜牧的《张好好诗》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往事,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与赏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