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
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
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
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
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
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
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
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
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
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
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
闲襟超已胜,回路倏而及。
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渐平逢车骑,向晚睨城邑。
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
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
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
【注释】
①常爱:常常喜爱。②因:顺着,指顺着山势。③原隰:低洼之地。④数朝:几朝(多次)。⑤嵬岌:高峻、陡峭。⑥石壮:石头很粗大。⑦苔色:苔藓的颜色。⑧物奇:景物奇特。⑨气远:气息很远。⑩虚洞:空洞的山洞。⑩杖鸣:拄着拐杖走路的声音。②低云:低垂的云雾。13倚岩:靠在山崖上。⑩庐舍:房屋。⑩玉英:美玉。⑩芝草:灵芝草。②一乘:一匹马,泛指马。③九转:九种仙丹,即金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作之一,写于唐宣宗大中年间。诗写自己到终南山游览的经历及感受。作者以“奉使”为题,意在说明此行并非专为游览,而是应诏入京,向唐宣宗献颂德之文。但游山赏景,也使他忘却了旅途的劳顿和官场的拘束。诗从入山写起,一路写来,处处写所见所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终南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首联两句说自己经常喜欢游历终南山,因而顺着山势走了好长一段路,登上了许多山头。中间两联写到了终南山上的一些著名景点,如石径、苔藓、山岭、危峰等。最后两联写自己到达终南山后的感受:烟霞缭绕的山峰,水波湍急的溪流,以及在途中所见的景色。尾联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并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得到皇帝的宠幸的愿望。全诗写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句法自然,音韵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