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令倚悬槛,长望抱沉忧。
宁知故园月,今夕在兹楼。
衰莲送馀馥,华露湛新秋。
坐见苍林变,清辉怆已休。
楼中月夜
端令倚悬槛,长望抱沉忧。
宁知故园月,今夕在兹楼。
衰莲送馀馥,华露湛新秋。
坐见苍林变,清辉怆已休。
译文
端令靠在栏杆上,长时间地眺望着月亮,满怀忧虑。
怎知道故乡的月亮今夜会照耀这座高楼。
枯萎的莲花送来了芳香,华美的露水浸染着秋天的气息。
坐下来看着树林变化,月光已经消失不再皎洁。
注释
- 端令:人名,这里指诗人自己。
- 倚悬槛:靠在栏杆上。
- 长望:长时间地凝视。
- 沉忧:深深地忧愁。
- 故园月:故乡的月亮。
- 兹楼:这间楼。
- 衰莲:枯萎的莲蓬。
- 馀馥:莲蓬的香气。
- 华露:华美的露水。
- 湛:浸染。
- 苍林变:树木的颜色变得暗淡。
- 清辉:明亮的月光。
- 怆:悲伤、感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楼中夜晚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感慨。首句“端令倚悬槛,长望抱沉忧”,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楼台上,凝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接着,诗人转向自然景色,“宁知故园月,今夕在兹楼”,表达了对故乡明月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然后,诗人转向植物,“衰莲送馀馥,华露湛新秋”,描述了枯萎的莲蓬散发出的香气和华美的露水中的秋天气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最后,“坐见苍林变,清辉怆已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