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
神麾扬珠雨,仙吹响飞流。
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
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
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
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
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注释】

奉和过旧宅应制:在旧宅应皇帝的诗。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扬珠雨,仙吹响飞流。

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沛县的水面上祥云浮动,宛城的郊外有吉祥的气息。

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狂风中迎接汉武帝的陵墓,烟雾中进入舜帝的祭坛。

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翠绿的梧桐树旁是凤凰的府邸,养兰花的地方有鹤舟。

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歌颂帝王的圣德,扈从天子出游。

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用遗落的帽子来表彰他(指张说的)功绩,拿着笔感谢他的恩惠。

【赏析】

《奉和过旧宅应制》:奉和,为天子而作的应制诗。《奉和过旧宅应制》就是为皇帝应制写的诗,奉和就是按照皇帝的旨意写的意思。“旧宅”就是皇帝原来的住所。“应制”是指皇帝命令或皇上出巡时,臣子要写一首诗来献上给皇帝。这种诗叫做“应制诗”。

首联: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扬珠雨,仙吹响飞流。

这四句是写皇帝驾到,人们奔走相告的情景。石关,指皇帝的住宅所在地。“璇舆”,指皇帝的车驾。御,即驾。“御早秋”,即皇帝驾到早秋时节。“神麾”,指皇帝的神武威仪。“扬珠雨”,“扬”是扬起、振扬之意。这里用“扬”字写出了皇帝的神武威仪是多么威严,多么崇高。“珠雨”即珍珠之雨,比喻皇帝的车驾像天上的珍珠之雨一样。“仙吹响飞流”,形容皇帝的车驾像仙乐一样悦耳动听,又像飞流直下的瀑布一样壮观。“飞流”即飞流而下的瀑布。

颔联: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

这两联是写皇帝车驾所到之处,人们欢欣鼓舞,一派太平景象。“沛水祥云泛”,指皇帝的车驾经过沛县一带,那里的百姓都非常高兴,好像天空中的祥云都在迎风飘扬一样。“宛郊瑞气浮”,指皇帝的车驾经过宛地,那里的百姓都非常高兴,好像地上充满了吉祥的气息一样。“大风”,指大风刮起尘土,好像在迎接汉朝的宫殿。“迎汉筑”,指迎风扬起的尘土就像在迎接汉朝的宫殿一样。“丛烟”,指尘土飞扬的样子。“入舜球”,指尘土像在进入舜帝的祭坛一样。

颈联: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

这三联也是写皇帝车驾所到之处,人们欢欣鼓舞,一派太平景象。“翠梧临凤邸”,指皇帝的车驾停在皇宫附近,那一片翠梧树上的鸟儿都好像在为皇宫里的凤凰祝愿一样。“滋兰带鹤舟”,指皇帝的车驾停在湖边,那里有一片荷叶上生长着兰花,一只鹤正坐在那片叶子上休息。诗人在这里把皇帝的车驾比作是一棵茂盛的大树,那一片荷叶上的兰花就像树上的花朵一样美丽鲜艳。

尾联: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这两句是说皇帝赐给我一顶帽子作为表彰我的功劳的奖励。“遗簪”,指我头上戴的帽子。“谬”,是欺骗的意思。“昭奖”,是表彰的意思。“珥笔”,指拿着笔。“荷恩”,是承受恩情的意思。“恩休”,是恩泽停止的意思。

这首诗是一首奉和应制的七言律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简练优美,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