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爱云林好,寒天月里行。
青牛眠树影,白犬吠猿声。
一磬山院静,千灯溪路明。
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
【注释】
- 夜爱(zài)云林:喜爱云林的幽美。
- 寒天月里行:在寒冷的月光照耀下行走。
- 青牛:指山中的老松树。
- 白犬吠猿声:白狗叫声和猿叫交织在一起。
- 一磬(qìn):古时寺庙中用以报时的乐器,用石头或木头制成,形似钟,击之则鸣。
- 千灯:泛指灯火。
- 峰客:指隐居山林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写隐居生活的,表现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夜爱云林好”三句。诗人以“夜”、“寒”、“月”点明时间,以“云林”点出所居之地。这里写的是诗人夜晚在深山中散步的情景。“爱”,即喜爱。“云林”,即山间的树林。“行”,行走。“寒天月里行”,意思是说,在寒冬的月夜里,漫步在山林间。这一句诗通过写夜行山林,表现了诗人喜爱山林清幽、远离尘嚣的生活情趣。
“青牛眠树影”一句,是说诗人在山中遇见了一只卧在树荫下的老松树下的老青牛。“眠”,即躺卧,这里是歇卧的意思。“树影”,即树的影子。“白犬吠猿声”,这是写诗人听到山中传来的白犬吠声和猿猴的叫声。“吠”,同“啸”。
“一磬山院静,千灯溪路明”两句,描写了诗人所居的山院十分安静,一路上的路灯也格外明亮。“一磬”,指石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千灯”即泛指灯光。“静”、“明”都是形容环境的气氛和景色的特点。这两句诗通过对山中环境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和宁静。
“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两句是说,自古以来,那些居住在这座山峰上的隐士们,又有谁能够真正得到长生呢?这两句话是对前面诗句的概括,它表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追求和追求不得的人生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