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
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
石径阴且寒,地响知远钟。
似行山林外,闻叶履声重。
低碍更俯身,渐远昼夜同。
时时白蝙蝠,飞入茅衣中。
行久路转窄,静闻水淙淙。
但愿逢一人,自得朝天宫。

秦越人的洞中之咏,这是一首描写洞中景色的诗。

【注释】
扁鹊:战国时有名的名医,姓秦,人称扁鹊,故后世有“秦越人”之称。
传是西南峰:传说扁鹊得道成仙的地方就是位于西南的一座山峰上。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每年山下的人都能看到骑着一条白色的龙的人。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洞穴的门黑漆漆的看不到底,日夜只有雷和风的声音。
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在准备进入洞中之前,要戴上星星,抱着松树。
石径阴且寒,地响知远钟:石铺成的小路阴暗而寒冷,远处传来钟声。
似行山林外,闻叶履声重:似乎走在山里,听到树叶被踩踏的声音很重。
低碍更俯身,渐远昼夜同:低矮的障碍物让人不得不低下头,逐渐远离的时候,白天和黑夜变得一样了。
时时白蝙蝠,飞入茅衣中:时不时有白蝙蝠飞入我的茅草衣中。
行久路转窄,静闻水淙淙:走了很久,路上越来越狭窄,静静地听着水声潺潺。
但愿逢一人,自得朝天宫:希望能遇到一个人,自己就能去到天上宫殿。

【赏析】
此诗描绘了秦越人的洞中景象,充满了神秘色彩。全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洞中的幽深、寂静、神秘。

首两句“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点出了诗题“秦越人洞中咏”的背景,即传说中的神仙居所。接着以“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两句,勾勒出一幅山下人常年看见骑着白龙的人的景象,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第三句“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描述了洞中门户黑漆漆的,看不到尽头,只有雷和风的声音。这既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

第四句“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描绘了进入洞中的准备工作,诗人要戴上星星,抱着松树。这里的“戴星”和“抱松”都象征着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第五句“石径阴且寒,地响知远钟”,通过描写洞中的石径阴暗而寒冷,远处传来钟声,进一步渲染了洞中的神秘氛围。

第六至第八句“似行山林外,闻叶履声重;低碍更俯身,渐远昼夜同;时时白蝙蝠,飞入茅衣中;行久路转窄,静闻水淙淙”,诗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外,听到了树叶被踩踏的声音,以及不时飞入茅草衣中的蝙蝠。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洞中的景象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但愿逢一人,自得朝天宫”,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找到一个人,能够自驾前往天堂。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洞中的幽深、寂静、神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道教元素和神话色彩,使得整首诗更具神秘感和吸引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