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
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这首诗出自《楞严经》卷八,是智威禅师所作的一首偈语。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虚无是实体(虚无即是实体)
人我何所存(人们和我有什么可以存留的呢)
妄情不须息(我们所有的妄心都不需要停息)
即泛般若船(就像在泛泛的般若船上一样)
注释:
- 虚无是实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虚无的“空”,才是真正的实体。在佛教哲学中,“空”是指一切现象都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存在的实体。在这里,诗人用“虚无”来指代这种空性,认为它是真实的、不可分割的实体。
- 人我何所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人我之间的界限是什么?在佛教哲学中,“人我”指的是人类个体的自我中心观念,认为人我是独立的、永恒的存在。然而,诗人认为,人我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它们都是虚幻的存在,没有永恒的实体。
- 妄情不须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妄心(即妄念、妄见等)是不需要停止的。在佛教哲学中,“妄心”指的是无明、执着等错误的思想观念。诗人认为,妄心是人类心灵的常态,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然而,他并不认为需要停止或消除妄心,因为妄心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理解真理。
- 即泛般若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像在泛泛的般若船上一样。般若船是一种比喻,表示佛法的智慧如同一艘小船,能够引导我们渡过人生的苦海。诗人认为,只要我们用心领悟般若智慧,就能够像在般若船上一样,找到解脱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深刻的禅宗诗篇,它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理解。诗人认为,真正的实体是虚无,人我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妄心是不需要停止的,只要我们用心领悟般若智慧,就能够找到解脱的道路。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