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遵经设,享缘诚举。
献毕于樽,彻临于俎。
舞止干戚,乐停柷敔。
歌以送神,神还其所。

【注释】

郊庙: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雩祀:祈求丰收的祭礼。豫和:祭乐名。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南郊坛祭祀天神时所用的乐章。《新唐书.礼乐志》:“开元二十四年,以祭天神,御承天门楼,作《郊庙歌辞》。”此诗为第一首,内容是歌颂皇帝祭祀天神的隆重典礼,表现了帝王的威严、庄严和对天帝的虔诚崇拜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平仄协调,音律铿锵。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叙述祭祀开始,然后写祭祀结束,最后送神还宫,步步深入,层层推进。

“祀遵经设,享缘诚举”两句,写祭祀仪式从准备开始。祭祀天地的仪式有一整套程序,如“燔柴于南郊,柴燎升烟而祭”,又“迎气东郊,以共青阳”,等等。“燔”是烧的意思。这里说,祭祀天地的仪式从准备开始,要遵照经典的规定来布置。所谓“缘”,就是根据,即遵照经典规定的要求来办。这两句说明,祭祀天地的仪式从准备工作开始,并且必须遵照经典中规定的内容来办。

“献毕于樽,彻临于俎”两句,写祭祀天地的仪式正式开始。古代祭祀用牲畜或谷物等供品,献给神灵后,还要把肉放在俎上,将祭器撤去。

“舞止干戚,乐停柷敔”两句,写祭祀天地的仪式进入高潮。“干戚”是古人用来舞蹈的道具,“柷敔”是古代乐器,分别代表打击和控制节奏的工具。这两句说明,祭祀天地的仪式进行到高潮时,舞蹈停止了,音乐停止播放,表示祭祀已经结束。

“歌以送神,神还其所”两句,写祭祀天地的仪式结束。“歌”在这里是歌唱的意思,“神还其所”指神灵返回到天上。这两句说明,祭祀完毕之后,唱着颂扬神灵的歌曲送走神灵,让神灵回到天上。

这首诗描写了祭祀天地的仪式,表现了帝王的威严、庄严和对天帝的虔诚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