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诗句释义
1 心迷法华转 - “心迷”表示心灵迷失在佛法中,无法专注或理解。“法华”是佛教经典之一,通常指《妙法莲华经》,这里可能指的是通过阅读《法华经》而引起的困惑或迷惑。“转”,意味着转变或转向,这里指的是从迷茫的状态向更清晰的认识转变。
- 诵经久不明 - “诵经”是指诵读或背诵佛经的行为。“久不明”表示长时间之后仍然无法理解或领悟经文的内容。
- 与义作雠家 - “雠家”是指敌对的人或团体。“义”指的是经文中的意义或道理。这句话表明,尽管诵读了很多经文,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深层含义,反而可能与那些理解经文的真正信徒形成了对立面。
- 无念念即正 - “无念”表示没有杂念,专注于当下。“正”在这里指的是正确的行为或状态。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只有当一个人没有杂念,能够专心致志时,他的行为才是正确和正当的。
- 有念念成邪 - “有念”表示有思考、有念头。“邪”代表错误或邪恶。这句话指出,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杂念,那么他的行为就可能是错误的或邪恶的。
- 有无俱不计 - “有无”可以解释为存在和非存在的整体或概念。“俱计”意味着考虑周全。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越常规思维的观点,即不应过分在意事物是否存在或者是否重要,而是要专注于事情的本质和意义。
- 长御白牛车 - “长御”可能指长时间地驾驭或使用某物。“白牛车”是一种古代的车马,白色代表纯洁、高贵,牛则象征着勤劳和坚韧。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项事业或追求,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不懈的努力。
译文
- 心迷失在佛法之中无法自拔
- 长时间研读经书却始终不得要领
- 与真正懂经的人为敌
- 没有杂念才能保持正道
- 有了杂念便走向歧途
- 对事物的存在与否都不加纠结
- 长期驾驭并享受白牛车带来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揭示了修行者在佛法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诗中的“白牛车”不仅象征着一种纯净无暇的精神境界,也暗示了修行者需要经历长途跋涉和不懈努力,才能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同时,诗中对“有无俱不计”的描绘,也反映了一种超越物质和名利的追求,强调了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展现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也传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深刻理解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