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雪都堂试,春风汴水行。
十年虽抱疾,何处不无情?
群盗正当路,此游应隔生。
劳君问流落,山下已躬耕。

罗隐的《江夏酬高崇节》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作。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诗句原文
    腊雪都堂试,春风汴水行。
    十年虽抱疾,何处不无情?
    群盗正当路,此游应隔生。
    劳君问流落,山下已躬耕。

  • 译文解析

  1. 腊雪都堂试:“腊雪”指的是冬天的积雪,而“都堂试”则可能是指官员在都堂(古代中央官署)的考试或考核。这里的“试”可能指代罗隐自己的考试经历或者仕途上的某种考验。
  • 背景补充:在唐代,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是许多有志之士的梦想。罗隐虽然屡试不第,但他并未放弃,而是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
  1. 春风汴水行:“春风”指的是春天的风,而“汴水”则是指古时的汴河,一条流经今天的河南省的河流。这里的“行”可能意味着行走、旅行或生活。
  • 背景补充:汴水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南北交流的枢纽。罗隐可能在春天沿着汴水进行了一次旅行,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可能是为了寻找新的机遇或与友人相聚。
  1. 十年虽抱疾,何处不无情?:这句话表达了罗隐对于人生困境的感慨。
  • 背景补充:尽管罗隐身体抱病,但他知道生活中的困难无处不在,无人能真正脱离这种情感。这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
  1. 群盗正当路:“群盗”指的是强盗或盗贼,“正当路”意味着他们横行霸道,无法无天。这里可能暗指政治腐败或社会混乱。
  • 背景补充:在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间疾苦不堪。罗隐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这种状况的忧虑和不满。
  1. 此游应隔生:“此游”可能指的是他的政治生涯或社会活动,而“隔生”意味着这些努力和尝试都是徒劳无功。
  • 背景补充:罗隐多次尝试进入官场,却屡屡受挫。这句诗可能是他在感叹自己始终无法实现政治抱负时所写。
  1. 劳君问流落,山下已躬耕:“劳君问流落”表示罗隐主动向朋友询问自己的境遇,希望得到关心和支持。而“山下已躬耕”则暗示他已在山下开始了自己的农耕生活。
  • 背景补充:这句诗反映了罗隐晚年的生活选择。虽然他曾经是一位有抱负的文人,但在现实的压力下,他选择了回归平凡,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江夏酬高崇节》不仅展现了罗隐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特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