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
万里飘零身未了,一家知奖意曾同。
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不通。
今日便成卢子谅,满襟珠泪堕霜风。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关键的字、词、句,并结合题目的要求加以分析。此诗首联“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是说在饮酒之际,诗人思绪万千,心中充满离愁别绪;“万里飘零身未了”表达了他漂泊无定的痛苦和无奈。颔联“一家知奖意曾同”是说虽然自己漂泊异乡,但家人对自己的支持和鼓励却从未改变。颈联“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不通”是说由于战乱的原因,道路不通,信息无法传送。尾联“今日便成卢子谅,满襟珠泪堕霜风”是说如今已经成为卢子谅,满襟都是泪水,如同坠入霜风之中。

【答案】

译文:我饮酒尽兴之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西望维扬(今江苏扬州),怀念那些曾经共同度过艰难岁月的故人。虽然我四处飘泊,没有归宿,但我的家人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却始终如一。然而因为战乱的原因,消息传递受阻,我的归路已经断绝。如今我已经成为了卢子谅(指唐朝末年的卢渥),满襟的泪水如同坠落在凛冽的霜风中一般。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诗人在江淮一带辗转流浪到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当时诗人已五十三岁,他在友人卢渥家作客时,写了一首《赠卢给事(即卢渥)》诗。后来诗人又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此时诗人已四十四岁,因见卢渥的《秋日与卢给事(即卢渥)》诗,感慨不已,于是作此诗。

首联“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这两句是说,酒饮得差不多后,诗人的思绪像无边的大海一样浩渺无尽,向西遥望维扬(今江苏扬州),思念着那些曾经和自己一起经历过风雨的老朋友。“浩无穷”三字写出了诗人对故人的无限思念,“西望”则点出地点和时间。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因故地重游而生发的思旧之情,表现了诗人对故旧的深情厚意。

颔联“万里飘零身未了,一家知奖意曾同”。这两句是说,尽管自己在万里之外飘零不定,但家人对自己的支持和关爱一直未曾改变。“万里飘零”说明诗人在外漂泊已久,“万里”既写出了距离之远,也写出诗人心中的悲凉。而“一家知奖意曾同”表明家人对诗人的支持和关爱是始终如一的。“知奖”二字表现出家人对诗人的理解和鼓励,而“曾同”则表明这种支持和鼓励并非一时一刻,而是贯穿于诗人整个人生的历程。

颈联“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不通”。“云横”两句是说,由于战乱的原因,消息传递受阻,自己的归路已经断绝。“云横”二字用典自杜甫《秦州杂沓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此处借以表达战乱给诗人带来的巨大灾难。“信不通”说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十分困难,人们之间的往来受到严重阻碍。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难和战乱的深切感受。

尾联“今日便成卢子谅,满襟珠泪堕霜风”。这两句是说,如今已经成为卢子谅(指唐朝末年的卢渥),满襟的泪水如同坠落在凛冽的霜风中一般。“今日便成卢子谅”,表明诗人已经失去了自由,成为别人的附庸。“满襟”二字表明诗人内心充满了悲伤。“珠泪堕霜风”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情状。

这首诗写在诗人流落江南之际,通过抒发内心的苦闷、惆怅以及对故旧的思念之情来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个人的不幸遭遇。整首诗情真意切、深沉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