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苍茫难重寻,此中踪迹想知音。
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
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
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负心。
燕昭王墓
燕昭王墓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燕台》。诗中的“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君主,他为了振兴国家而四处寻找贤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燕昭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
- “燕昭王”:战国时期燕国的君王,他为振兴国家四处寻找贤才。在诗中,诗人以“燕昭王墓”为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
- “战国苍茫难重寻”:战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许多地方都变得荒凉,难以找到过去的痕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燕昭王墓地所在的地方可能也已经荒废。
- “此中踪迹想知音”:在这一片荒凉之地,仿佛只有诗人自己能听懂这片土地的故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历史共鸣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
- “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的形象——一个在清晨被山花吸引而停留的人,准备去吊唁那些已经逝去的灵魂。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动作和心情,进一步展现了他对燕昭王墓地的深深眷恋。
译文:
燕昭王墓
在战国的茫茫大地上,很难再找到像燕昭王这样值得尊敬的人。我站在这一片荒凉的地方,仿佛只有我能听懂这片土地的故事,感受到那些逝去的英雄们的气息。我决定停下脚步,去吊唁那些曾经英勇奋战的遗魂,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燕昭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燕昭王墓地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于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