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荒碑断水滨,庙前幽草闭残春。
已将怨泪流斑竹,又感悲风入白蘋。
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
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
湘妃庙
刘表荒碑断水滨,庙前幽草闭残春。
已将怨泪流斑竹,又感悲风入白蘋。
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
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
诗句赏析
这首诗以湘妃庙为背景,通过描绘湘妃庙的荒凉景象和湘妃的哀愁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怨泪”、“悲风”、“斑竹”、“白蘋”等,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品味。
翻译与注释
湘妃庙
刘表荒碑断水滨,庙前幽草闭残春。
已将怨泪流斑竹,又感悲风入白蘋。
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
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
解析
- 湘妃庙:湘妃庙是湖南最早的祠建筑之一,供奉湘妃——即虞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
- 刘表荒碑断水滨:描述了湘妃庙前的荒凉景象,荒碑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兴衰。
- 庙前幽草闭残春:描绘了庙前的幽静环境和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
- 已将怨泪流斑竹:表达了湘妃对逝去爱情的哀愁和对命运的无奈。
- 又感悲风入白蘋:悲风进一步加剧了湘妃的哀愁,白蘋(一种植物)成为了她情感的象征。
- 八族未来谁北拱:暗示了社会政治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
- 四凶犹在莫南巡:四凶指的是历史上的四个祸国殃民的恶臣,这里用他们来象征那些无法预测且令人恐惧的政治势力。
- 九峰相似堪疑处:表达了诗人对于湘岳九峰景色的迷茫和对未知未来的担忧。
- 望见苍梧不见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于人生归宿的探寻。
总结
《湘妃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作,它通过描绘湘妃庙的荒凉景象和湘妃的哀愁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和对人性的思考。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