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天称圣哲,象法初繄赖。
弘道识行藏,匡时知进退。
秦王轻与举,习生重酬对。
学文古篆中,义显心经内。
法服应华夏,金言流海岱。
西方浮云间,更陪龙华会。

【注释】

安公:指唐代诗人王维。

弥天:极广。称圣哲:称赞圣贤高才。

象法初繄赖:比喻圣人的教化,开始时很不容易得到。

弘道:弘扬道义,这里指弘扬儒家思想。识行藏:了解人的行为和才能。

匡时:匡正时局,这里指辅佐君王治理国事。知进退:知道在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

秦王:指唐玄宗李隆基。轻与举:轻易地给予提拔。

习生:学生。重酬对:重视并回答。

学文:学习文章。古篆:古代文字。中:内里。

法服应华夏:穿着法服来应对中国。华夏: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金言:金玉之言,即珍贵的言辞。流海岱:流传到东海、泰山一带。

西方:指佛教。浮云间:如同飘浮的白云一样。更陪龙华会:更有幸参加龙华会(佛教盛会)。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唐代文人王维的才华与德行。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其诗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兼有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弥天称圣哲,象法初繄赖”,赞颂王维作为圣哲般的人物,他的道德和才智如天空一样广大无垠。这表达了对王维品德高尚和才华出众的赞赏。

颔联“弘道识行藏,匡时知进退”强调了王维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社会和国家。这里的“弘道”指的是他致力于推广和发展儒家思想,而“匡时”则是他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这反映了王维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

颈联“秦王轻与举,习生重酬对”则描绘了王维与皇帝之间的师生关系。这里用“秦王”指代唐玄宗李隆基,表达了对王维受到皇帝赏识和提拔的赞赏。同时,“习生”也暗示了王维在学习上的成就和他对待学问的态度。

尾联“学文古篆中,义显心经内”进一步强调了王维对于文学艺术的造诣和贡献。这里的“古篆”指的是古代的文字,“心经”则是佛教中的经文。王维能够将古代文化和佛教经典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整首诗通过赞扬王维的人品和才能,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高度尊敬和钦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维作为文人的高尚品格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