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
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
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
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
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解析】

这是一首颂诗,颂佛祖的无为法。

“佛从无为来”:佛教讲无为,无为即不造作。

“灭向无为去”:佛祖以无为作为修行的方法与归宿。

“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佛之真如本性,犹如虚空,恒久而不变。

“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皆归于无相。

“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佛法是普渡众生的法,是应机施教的法,随缘说法。

“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清净之性如同海一样深广,恒久不变。

“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智慧之人应当深入思考佛法的内涵,不要产生疑惑。

【答案】

答顺宗皇帝问

佛从无为来 佛教讲无为,无为即不造作。

灭向无为去 佛祖以无为作为修行的方法与归宿。

法身等虚空 法身即是自性,虚空即空性,法身与虚空都是佛性的真实体现。

常住无心处 心即妄心,无心即本心,佛性就是常住于心的本心。

有念归无念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皆归于无相。

有住归无住 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假合,无一不是无常的,故说“有住”。

来为众生来 佛法是普渡众生的法,是应机施教的法,随缘说法。

去为众生去 佛法是超脱众生的法,是引导众生超越生死轮回的法,非有我、非离我。

清净真如海 清净之性如同海一样深广,恒久不变。

湛然体常住 湛然指湛然不动之心,体即本体,湛然体就是常住于心的本体。

智者善思惟 要深入思考佛法的内涵、义理和实践。

更勿生疑虑 对佛法不要产生疑惑或误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