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路礼师颜,师已归真塔已关。
鬼神哭泣嗟无主,空山只见水潺湲。

诗句释义

1 三千里路礼师颜 - 此句描述了对一位老师或导师的敬意,通过“礼”字体现出对老师的尊重和尊敬。

  1. 师已归真塔已关 - “师已归真”指的是老师的遗体已经被安葬,而“塔已关”则可能意味着墓地的墓碑被封闭,这表达了一种告别和结束的感觉。
  2. 鬼神哭泣嗟无主 - 这里提到了“鬼神”,说明这是一个带有超自然色彩的场景,可能是在描述墓地附近可能有的鬼魂或灵异现象。“哭泣”和“嗟无主”表达了对这些不知名灵魂的同情和哀怜,以及对于失去主人的哀悼。
  3. 空山只见水潺湲 - 这是一幅宁静的画面,描述了一个空旷的山谷中只有流水的声音,可能意味着环境的寂静和空旷。

译文与注释

三千里路礼师颜,师已归真塔已关。

  • 译文: 在遥远的道路上对一位老师表示敬意,他的遗体已经被安置并封存。
  • 注释: “三千里路”可能指的是为了拜访老师而行走了很长的距离,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思念。“礼师颜”中的“礼”表示尊敬,“师颜”可能是指老师的面容,强调了对老师的尊敬之情。“师已归真塔已关”描绘了老师遗体被安葬,墓地被封闭的情境,表达了对老师的哀悼和告别。

鬼神哭泣嗟无主,空山只见水潺湲。

  • 译文: 周围有鬼神哭泣,因为他们找不到主人;只听到山间流水潺潺的声音。
  • 注释: “鬼神哭泣”体现了一种悲伤的氛围,可能是因为某种无法解释的事件或悲剧。“嗟无主”表达了对于这些幽灵或灵体因找不到主人而产生的哀愁。“空山只见水潺湲”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幽静的景象,山是空的,只有流水的声音,传达了一种孤寂和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一位老师深深的敬仰、怀念以及对逝去生命的哀悼。首句“三千里路礼师颜”不仅表现了旅途的距离和对老师的尊敬,也隐含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第二句“师已归真塔已关”则揭示了老师离世的事实,同时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第三和第四句“鬼神哭泣嗟无主,空山只见水潺湲”则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和声音,营造了一种神秘和寂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没有找到归宿的灵魂的同情和哀思。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传达了对生命、死亡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