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
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
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
何事禅中隐,诗题忽记名。
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
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
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
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
何事禅中隐,诗题忽记名。
注释:
酬:答谢、感谢。
乌程:古县名,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
杨明府:指杨华,时任乌程县令。
华雨后:指杨华的字。
小亭:杨华在乌程县所建的亭子。
对月见呈:即月下作诗以示答谢。
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
译文:
夜晚清凉喜悦没有纠纷,雨过天晴让人心情舒展。
暑气消退不是因为下雨,陶潜的家风自然清新。
琴弦静止了片刻的风景,诗歌里静听秋天的声音。
为什么禅宗中隐藏着你的名字,诗歌题目忽然记起了你的名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之作,酬应对象为杨华。杨华任乌程县令期间,治理有方,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诗人在月下作诗,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首联“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杨华治理有方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下,心境变得开阔、舒畅。
颔联“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进一步赞美了杨华的清廉与贤治。诗人用“暑退不因雨”来比喻杨华的治政风格,既没有借助于大雨的威势来震慑民众,又能保持政治清明,显示出他的高超治国之道。而“陶家风自清”则是指杨华为人正直、廉洁,其家庭作风自然也是清正廉明的。这两句不仅赞颂了杨华的政治智慧,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人品的敬仰之情。
颈联“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则是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将琴音比作秋风,形容其悠扬而深沉。同时,也借秋风之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思绪。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诉说自己对杨华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尾联“何事禅中隐,诗题忽记名”则是诗人的巧妙回应。他巧妙地将杨华的名字带入诗中,既表现了他的谦逊态度,又体现了他对杨华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这句诗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想追求官场上的成功和荣耀,另一方面却又向往着隐居山林的生活。这种矛盾和挣扎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