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好攀跻,新亭俯旧溪。
坐中千里近,檐下四山低。
小浦依林曲,回塘绕郭西。
桃花春满地,归路莫相迷。
【题解】
这首诗写诗人在沈地(今安徽歙县)游宴时的所见。
【注释】
新亭:三国时吴国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南面的一座山,因地势高,故登其峰俯视江水,可望见下游一带。旧溪即旧时之溪流。
坐中:指宴席之中。千里近,言距离不远。檐下:指临窗而坐之处。四山低,言四周群山低矮。小浦:指曲曲折折的乡野小河。林曲:树林弯曲的地方。回塘:环绕着池塘,曲折回环。郭西:指城墙之外。桃花春满地:春天花开遍地。
【译文】
哪里是登高的好地方?从新亭上俯瞰旧溪。
宴会中与千里之遥的友人相见,座下仰望四面的群山。
乡野小路依树木的弯曲而延伸,环绕着池塘曲折迂回。
春天桃花开遍了大地,回家路上不要迷路。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歙县的游宴之际,诗人用“何处好攀跻”一句表达了对新亭的高度赞赏之情。新亭位于建康(今南京市)北郊钟山下,地势较高,从这里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长江水,因此诗人认为这里是一个理想的赏景之地,“新亭俯旧溪”,意思是站在新亭高处可以俯视到旧时之溪流。
诗的第二句“坐中千里近”,诗人坐在宴席之中,却能感到与千里之外的友人如此接近,这是由于诗人登上高台,居高临下,因而感觉与朋友的距离变得非常近。第三句“檐下四山低”,诗人进一步将这种感受具体化,描绘出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宴席之下,四周的群山仿佛都变得很低矮。
第四句“小浦依林曲”,诗人继续描述自己的视角和位置,眼前有一条曲折的小河,它蜿蜒在林木之间。最后一句“回塘绕郭西”,诗人的视线转向了城外,看到环绕着城市的池塘也显得特别曲折。
最后两句“桃花春满地,归路莫相迷”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对友人的忠告。诗人在宴饮之余,不禁想到了即将离别的朋友,他希望朋友能够顺利归家,不要因为眼前的美景而迷失在归途中。
整首诗通过对新亭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归程的关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