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北风起,孤棹下江濆。
暮客去来尽,春流南北分。
萋萋御亭草,渺渺芜城云。
相送目千里,空山独望君。

【解析】

(1)京口:古地名,今江苏省镇江市北。

卢孟明:人名,作者的朋友。

扬州:古都城,今属江苏、安徽两省,在长江下游北岸。

赏析:

“萧萧北风起”,起笔写景,先写北风的来临。“孤棹下江濆”,“濆”同“奔”。下江濆即顺流而下。这两句是写友人乘船出发时的情景。首联写诗人送别朋友,友人乘舟而去。

颔联“暮客去来尽”写诗人目送友人远去的情景。暮客指的是日暮时分的游子。这里指诗人送别的这位朋友。“去来尽”,是说日暮时分的游子纷纷离去,直到傍晚也不见有人回来。这一句是写友人乘舟远去的情景。

颈联“春流南北分”写春水东流,将诗人的视线引向远方。“萋萋御亭草”写江边御亭旁的草地,长满了茂盛的草。“渺渺芜城云”写远处的浮云像芜城一样,缥缈无定。这两句是写春水东流后诗人所见到的景物。这两句是写江边的景色。这两句是写江边的景色。“萋萋”、“渺渺”,都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

尾联“相送目千里,空山独望君”写诗人目送朋友远去后独自望着远方。“相送”,就是目送。这两句是写诗人目送朋友远去的情景以及自己的内心活动。这两句是写诗人目送朋友远去的情景和自己的心理活动。尾联“目千里”是说诗人目送朋友走远,一直看到天边。“空山独望君”,诗人在空荡荡的山中独自眺望着远方的友人。这一句是说自己一个人站在空无一人的山中遥望远方的朋友。这一句是说自己一个人站在空无一人的山中遥望远方的朋友。

这首诗以写离愁别绪为主,但写得不落俗套,颇有特色。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深远含蓄,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