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
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

这首诗描述了卢中丞与作者一起在山寺闲游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山寺与世隔绝的景象。
  • “野寺”指的是偏远的寺庙。
  • “出人境”意指远离尘嚣。
  • “舍舟”表示放弃船只,登上山峰。
  • “登远峰”意味着攀登到较高的山峰。
  1. 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
  • 这是第二句,描述了夜晚在山林中观赏月亮和听到钟声的场景。
  • “林开”指树林分开,形成一条通道。
  • “明见月”意指在月光下清楚地看到了月亮。
  • “万壑”指的是山谷众多。
  • “静闻钟”表示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1.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
  • 这是第三句,描述了手持蜡烛照亮山间的绿色和水面的波纹。
  • “拥烛”意指举着蜡烛。
  • “明山翠”指的是明亮的山色和绿色的植被。
  • “交麾”指挥舞指挥棒或旗帜的动作。
  • “动水容”表示水流受到指挥棒的影响而波动。
  1.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
  • 这是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尘世、与知己重逢的喜悦。
  • “如何”表示怎样或者如何。
  • “股肱”在这里是比喻,意指重要的支持力量或者帮手。
  • “守”意为看守或守护。
  • “尘外”指脱离世俗之外。
  • “得相逢”表示有幸相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与友人在山寺中闲游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野寺出人境”,“林开明见月”,“拥烛明山翠”,以及“交麾动水容”,都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感慨。最后的“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难得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