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遇炉峰社,还思缉蕙房。
外心亲地主,内学事空王。
花会宜春浅,禅游喜夜凉。
高明依月境,萧散蹑庭芳。
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
馀生于此足,不欲返韶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支硎寺时所作。首联即点明出游的目的。“已遇炉峰社”的“炉峰”,指浙江天台山华顶,晋代僧人慧理曾在此结庵修禅,后人称其为“慧理塔”。这里指自己与友人同游此地。“还思缉蕙房”的“缉蕙房”指缉芳草而居,这里指朋友邢端公的居室。第二联以“外心亲地主”写自己对朋友的亲近之情。“外心”指自己的心,“内学事空王”则表明自己信奉佛教,追求佛学。第三联由外向内过渡,写自己在朋友处修身养性。“花会宜春浅”的“宜春”,指春天,“深”和“浅”相对,说明春天到来不久,花朵尚未盛开。第四联写夜晚的禅景:“禅游喜夜凉。”意思是夜晚的清凉使禅宗修行者感到愉悦。最后二联写自己对佛学的追求。“高明依月境”,“高明”指高远清亮,“月境”是指月亮照耀下的美景。“萧散蹑庭芳”,“萧散”指悠闲自在,“蹑”是踩踏的意思,“庭芳”是庭院中的芳香,这里指庭院中的花草。末联说自己已经获得了佛学真谛,不必像秦佚那样沉迷于名利之中,也不必像楚狂那样沉溺于世俗之中。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