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正始作,丽掩碧云诗。
文彩盈怀袖,风规发咏思。
遗弓逢大敌,摩垒怯偏师。
频有移书让,多惭系组迟。
浅才迂且拙,虚誉喜还疑。
犹倚披沙鉴,长歌向子期。

酬薛员外谊见戏一首

方知正始作,丽掩碧云诗。

文彩盈怀袖,风规发咏思。

遗弓逢大敌,摩垒怯偏师。

频有移书让,多惭系组迟。

浅才迂且拙,虚誉喜还疑。

犹倚披沙鉴,长歌向子期。

注释:

  1. 方知正始作:刚刚知道是正始年间的作品。
  2. 丽掩碧云诗:华丽的诗篇掩盖了碧云的诗歌。
  3. 文彩盈怀袖:文采充盈,充满了诗人的胸怀和衣袖。
  4. 风规发咏思:像风一样的规则激发了诗人的咏叹和思考。
  5. 遗弓逢大敌:比喻在关键时刻遇到了重大的挑战或困难。
  6. 摩垒怯偏师:面对强敌时显得畏缩不前,害怕使用弱势的军队。
  7. 频有移书让:经常有书信往来,进行交涉或者让步。
  8. 多惭系组迟:因为惭愧而迟迟没有回信或者行动。
  9. 浅才迂且拙:自己的才能浅薄,行事过于迂腐和笨拙。
  10. 虚誉喜还疑:虚名的赞誉让人高兴,但同时也感到疑惑。
  11. 犹倚披沙鉴:就像依靠着擦拭沙石的工具来审视事物。
  12. 长歌向子期:长时间歌唱,像是向知音人子期倾诉心声。

赏析:
这是一首以“酬薛员外谊见戏”为题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薛员外所作诗歌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谦虚态度和自我反省。

第一句“方知正始作,丽掩碧云诗”,诗人意识到这首作品出自正始年间,并且其华丽之美盖过了碧云的诗歌。这里用“丽掩”形容诗歌的华美,而“碧云诗”则可能是一个典故,用以指代某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第二句“文彩盈怀袖”,进一步描绘了诗歌的文采如何充盈于诗人的心间。这里的“文彩”不仅指的是文字,也象征着诗人的精神风貌。

第三至第四句通过“风规发咏思”和“遗弓逢大敌”两个典故,展现了诗歌中蕴含的力量与智慧。前者暗示诗人的咏叹和思考被诗歌所启发,后者则比喻在关键时刻遇到重大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第五句“频有移书让,多惭系组迟”,诗人表达了自己因谦让和自责而迟迟未能回应薛员外书信的心情。这既体现了他的谦逊,也反映了他在人际交往中的谨慎态度。

第六句“浅才迂且拙”和第七句“虚誉喜还疑”,诗人自省了自己的浅薄才能和行事过于保守的问题,并对此表示出喜悦之情,但又同时感到困惑和疑虑。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最后两句“犹倚披沙鉴,长歌向子期”,诗人以披沙拣金的方式审视自己,希望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而“长歌向子期”则表达了他想要向知音之人倾诉心声的愿望。这既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宣泄,也是对友情的一种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诗歌的评价和诗人自身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