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遂吾性,栖山更无机。
寥寥高松下,独有闲云归。
精意不可道,冥然还掩扉。

【注释】

疏散:散开。遂:遂心,顺心。

栖山:隐居于山林之中。无机:无心机巧。

寥寥:孤寂。

精意:高洁的志趣。道:说,表达。

冥然:冥默,静默。

掩扉:关上门。

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一首。

“疏散遂吾性,栖山更无机。”这两句是说自己喜欢逍遥自在、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向往隐遁山林,远离尘世烦嚣,以清高淡泊来陶冶情操,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疏散”就是闲散。“遂吾性”,即顺从我的性格,满足我的性情。“吾”是第一人称代词,这里指诗人自己。“栖山”就是隐居在深山里。“无机”是指无心机巧,不与人交往。“无机”是第二人称代词,这里指别人,包括作者自己在内。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明了他对名利看得很轻的态度。

“寥落高松上,悠然独归云。”这两句是说,在这孤寂的高松上,只有悠闲的云才归来。这两句话把前面所说的隐逸生活进一步具体化了,突出了诗人的情趣和个性。“寥落”、“悠然”都是形容云彩的词语。“高松”是树木的一种,多生长在高山之上,所以叫做高松。诗人把云比作高松上的一片云彩,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悠悠”也是形容云彩的词语,表示悠闲的样子。“独归”是独自归来的意思。“云”字在这里是双关语,既是实指,也可理解为象征。“独归”可解释成“独自归来”。“独归云”,也可以解释成“独自归去的云”。这里指的是云朵飘荡着独自归来。因为诗人喜欢云,所以他看到的云,总是那么悠闲自在,无拘无束,所以他就把云比作了高松上的一片云,而把别的云都看作是“无机”的,没有归去的必要。这两句话把前面所说的隐居生活的情趣进一步具体化了,突出了诗人的个性和爱好。

“精意不可道,冥然还掩扉。”这两句是说,高洁的志趣难以用言语来表达,于是便默默地关上柴门。“精意”是高洁的志趣的意思。“不可道”是不可用语言来表达的。“冥然”是冥默的意思。“掩扉”是关上门的意思。诗人把自己高洁的志趣比喻为天上的星星,认为它高远明亮,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但是,由于自己的志向高洁,因此就不得不“冥然”地“掩扉”,也就是关上柴门,不与外界往来。最后两句是说,诗人把自己的高洁志趣比作天上的星星,虽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但却是无法掩盖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也反映了他那种孤独寂寞而又恬淡自适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