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西山云,使人情意远。凭高发咏何超遥,道妙如君有舒卷。
萦空叠景多丽容,众峰峰上自为峰。洁白不繇阴雨积,高明肯共杂烟重。
万物有形皆有著,白云有形无系缚。黄金被烁玉亦瑕,一片飘然污不著。
或逢天上或人间,人自营营云自闲。忽尔飞来暂为侣,忽然飞去莫能攀。
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白云遇物无偏颇,自是人心见同异。
阊阖天门宜曙看,为缨作盖拥千官。从龙合沓临清暑,就日逶迤绕露寒。
谁怜西山云,亭亭处幽绝。坐石长看非我羁,手中欲揽待君说。
贞白先生那得知,只向空山自怡悦。
【注释】
白云:喻指高洁的人。陆中丞使君长源,即陆羽,字羽圣,号竟陵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茶学家。这首诗是借咏西山的云以赞美陆羽。
一见:一眼见到。西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为长安西北的名山。
凭高:登高望远。发咏:抒发吟咏之情。
道妙:道行精妙。舒卷:舒展自如。
萦空:盘旋于高空之间。叠景:层峦叠嶂。丽容:美丽的容颜。
自为峰:自成山峰。洁白:纯洁。阴雨积:阴暗潮湿。高明:明朗。肯共杂烟重:不肯与混杂的烟雾相重。
有形:具有形体。无系缚:没有束缚。
黄金被烁玉亦瑕:黄金被熔化,玉石也有斑点。
污不著:不被污染而不显瑕疵。
逢:遇到。天上:比喻朝廷。人间:比喻世俗。
自营营:自我经营。
忽尔飞来暂为侣:忽然间飞来暂时成为我的伴侣。忽尔,忽然。
莫能攀:不能攀登。
逸民:超脱世俗之人。对云效高致:面对云彩表现出高尚的情趣。
禅子:出家人,佛教僧侣。逢云增道意:遇到云彩增加道心。
遇物无偏颇:对待万物没有偏见。自是人心见同异:这都是人的主观看法所造成的差别和不同。
阊阖:传说中的天宫之门。
曙看:清晨观看。为缨作盖拥千官:如同帝王头上的冠冕,拥簇着众多的官员。为缨,即戴冠。
从龙合沓:众龙环绕。临清暑:来到清凉的地方。逶迤:曲折绵延。绕露寒:环绕着寒冷之处。
谁怜西山云,亭亭处幽绝:又有谁能怜爱西山上那飘浮不定的轻云,它高耸入云,孤傲地立在那里。
亭亭:高耸的样子。处幽绝:独自屹立在幽深险绝的地方。
坐石长看非我羁:坐在石头上长久地看着,这并非我的羁绊。
手中欲揽待君说:想用手握住却等待你来讲述。
贞白先生那得知,只向空山自怡悦:贞白先生又怎知道,我只在空山中自得其乐。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白云”为主体,通过写白云的飘逸和洁白无瑕,表现了作者对于陆羽的敬仰和推崇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身的高洁情怀。
首联起笔不凡,先以一“见”字点明题旨,随即便将视线投向了西山上的白云。白云,作为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气象现象之一,历来都被视为高洁品格的象征。而西山,则是终南山的别称,更是历代文人骚客所钟爱的胜地。因此,在这里用“一见”来形容自己对白云的初次发现,便显得分外贴切。紧接着,诗人便运用丰富的想象,将眼前的白云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
颔联紧承颈联而来,进一步描绘了白云的形态特征以及它在天空中的自由飘逸状态。“萦空叠景多丽容”,诗人用“萦空”、“叠景”等词汇来形容白云在天空中缭绕变幻的景象,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充分展现了白云的轻盈之美。“众峰峰上自为峰”,则进一步揭示了白云的独立自主、超然物外的特质。这里的“自为峰”三字,不仅赋予了白云以生命与个性,更使得白云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那些高洁无瑕、不随波逐流的人。
进入到了尾联部分,诗人开始转向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与思考。“洁白不繇阴雨积,高明肯与杂烟重”,这两句诗既表达了白云的洁白无瑕、不受污染的品质,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执着与清高孤傲。而“忽尔飞来暂为侣,忽然飞去莫能攀”两句,则描绘了白云忽而近在咫尺、忽而又远去的奇妙景象,进一步凸显了白云变幻无常、难以捉摸的特性。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那种对于自由与解脱的追求与渴望。
这首咏物诗通过对白云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与赞颂,成功塑造了一个既具有外在美又富有内在品质的高洁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高洁情怀与追求理想的心态。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咏物佳作。